在环线上有这样一个组织,不分昼夜,整日围着桥梁、隧道转悠,无所不能,无所不干。组织的成员仿佛是“蜘蛛侠”,爬高走低;仿佛是“清道夫”,吸尘除污;但其实,他们更像是对症下药的桥隧“医生”,这个组织就是轨道集团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
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成立于2019年5月23日,与环线同岁。14名党员组成起了这个平均年龄36岁的党支部,1名发展对象、5名积极分子也积极向党支部靠拢,为支部建设融入新鲜血液。环线桥隧车间在该党支部的带领下,设置5个工班,分别对环线所有车站、边坡挡墙的主体结构,桥梁、隧道的主体结构及附属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及维护。
作为环线桥隧“医生”,桥隧维修工的工作是辛苦的,任务是艰巨的。三伏酷,九天寒,他们在四季变换中巡行着,岁月更迭,环线50多公里的轨道线始终如一。
环线,重庆轨道交通370公里轨道线中唯一一条闭合线,光隧道长度就达42公里,占据了环线总长度的80%。它还拥有三座过江大桥,其中鹅公岩轨道专用桥和朝天门大桥分别在桥梁建筑类型和跨度领域上位列世界之最。可以说,环线桥隧车间在对桥隧结构的维护上,具有“世界”水平。因此在众多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也获得了2021年交通开投集团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党建引领 聚力生产 他们冲在前
在环线正式投入运营以后,环线桥隧车间主任、支部书记秦立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将党建融入生产工作中;如何才能更加精准筛查出桥隧间的各种隐患;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攻克急、难、险的问题?”
支委会给出了答案,将现有资源重新整合,让党员和技术骨干挑大梁、结对子,成立隐患攻关小组;每年开展技能比武,筛选出能力突出的成员,为隐患攻关小组不断注入新鲜血液。除此之外,党支部还在车间建立了6个党员责任区,把党员分配到每个工班,组织“结对子”72对,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愈发凸显。不夸张地说,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好比是一个“特战旅”,工班就是“尖刀连”,支部党员就是“排头兵”。秦立也常常说:“在我们支部,困难面前,永远都是党员‘执旗出队’!”
在鼠年春节前夕,结婚刚满一年的四公里桥隧工班长杨磊当上了爸爸。因结婚那阵环线开通在即,工作特别忙,杨磊就推迟了婚假。这次喜得千金,他打算把婚假和陪护假连着休了,在家好好地尽一下做丈夫和父亲的义务。但这时,四公里桥隧工班接到环线鹅公岩轨道专用桥的环境噪音监测收集任务,工作重,时间紧。“我是共产党员,我到岗!”杨磊毅然中断休假,回到工作岗位。那是一个又一个更深露重的夜,四公里桥隧工班在杨磊的带领下紧张地投入到了环线鹅公岩轨道专用桥的环境噪音监测收集工作中,为“隔音隧道”的修建提供了可靠的环境噪音数据。
近两年来,环线桥隧车间已对50多公里的轨道线路进行了1000多次声屏障安装,一条条银色的“钢铁巨龙”在环线高架上随处可见,有效地降低了列车行驶噪音,为轨道附近的居民提供了一个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
加强组织建设 学史力行 他们干在前
你如果要问为什么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总是充满干劲?那是因为支部始终加强组织建设,学史力行,永远干在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支部也巧用各种新兴媒介为党员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例如,支部活用线上会议app,开展线上学习和培训,解决党员分布“散”的问题;再结合线下参观、实践学习的方式,对党员做“一对一”“菜单式”辅导和引导。
今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在学党史、办实事中也有了新的收获。党员们参观聂荣臻陈列馆,感受革命先辈为了新中国解放与发展的革命情怀;组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ppt制作大赛活动,用图片和文字展现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历史;此外,党支部还通过多种形式来“办实事、舒民忧、解民困”。
今年5月,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的党员们走进了沙坪坝区联芳街道双朝门社区。党员们一到目的地,就拿起工具对着社区的绿化地、篮球场及道路两旁的卫生死角进行认真清扫,经过一下午的不懈努力,社区长达半年的顽固污迹得到成功解决。今年下半年,他们还多次开展“面对面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进家入户宣讲、现场咨询解答等方式,向社区居民宣传轨道交通安全出行、文明乘车等知识。在社区,党员们还现场解答了群众最关心的票卡使用须知及客运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未成年人乘车注意事项;面向居民征集了轨道交通运营建设相关的意见和建议28条,并一一进行了答疑解惑。
值得称道的是,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积极对车间群团组织进行指导和支持,今年以来车间先后组织开展了“脚手架安装”技能比赛、“节能降耗 从我做起”运营生产节能金点子线上比赛、“厉害了我的国”朗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活动中还挖掘出来一位“宝藏员工”。平时看起来身强力壮、不善言语,只会埋头搞技术的马家岩桥隧工班长邹兴元,在“厉害了我的国”朗读比赛中语出惊人。他慷慨激昂、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了无数掌声。让人不禁感叹:桥隧车间真是“卧虎藏龙”。
拓宽成才路 激发“匠心”动力 他们一直在
秦立表示,环线桥隧车间成立两年以来,不断激发员工“匠心”动力,为员工提供多岗位锻炼机会。一个个扎根一线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身为马家岩桥隧工班兼职安全员的鞠在勇,练就了一身武艺、渗漏点查找、渗漏走向分析、合理布置注浆点、钻取注浆孔、压浆封堵等技术对于他而言通通不在话下。他还授人以渔,将技术与同事分享。进入轨道集团10年的冯紫薇,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以投身轨道交通、服务轨道交通作为事业目标,不断挑战自己的个人能力,尝试不同岗位的工作,先后获得轨道集团2019和2020年度“先进员工”、2020-2021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还有2020年获得轨道集团“先进班组”荣誉称号的环线四公里桥隧工班和2021年获得轨道集团“安全先进班组”荣誉称号的环线朝天门桥梁工班,都汇聚着一个又一个默默为环线桥隧维护、为重庆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添砖加瓦的轨道人。
又一个深夜来临,最后一班列车缓缓驶离站台,喧嚣的山城渐渐沉寂,一群朝气蓬勃的桥隧“医生”们,头顶安全帽,身披荧光衣,背着沉重的工具包穿越隧道、跨过桥梁,他们时站、时俯、时仰、时蹲,“火眼金睛”不放过一处“隐身”的病灶……
作者:周颖
供图:环线桥隧车间党支部
校对:樊润
审核:胡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