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会前,重庆轨道集团大竹林控制中心值班主任李访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调度台上,他要在接班前详细了解列车运行情况和交接班事项,细心的他习惯用笔一条条记下来避免遗漏。在轨道集团occ调度大厅里,线路值班主任被大家戏称作“线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行车组织、客流监控、信息报送、施工作业把控、班组日常管理……调度台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值班主任统一指挥协调。
李访目前负责轨道交通10号线和国博支线的调度指挥工作。他身材较高,身板笔直,戴着口罩的脸上一对微微上扬的剑眉格外显眼,充满精气神。平日里谦虚和善的他,一旦穿上工作服踏入调度大厅,就像切换了一个频道,变得严肃起来。10号线串联了重庆北站南广场、北广场,江北机场t3航站楼、t2航站楼等多个重要的交通枢纽站。眼看一年一度的春运到了,这段时间最热闹的不是商圈,而是这些枢纽车站,10号线的行车组织工作颇有压力。核对节日前后运行图方案、监控车站客流变化、针对大客流提前做好预想……李访频繁穿梭在调度台之间,他说:“每次遇上节假日,我们的工作反而更忙。”
看着监控显示屏里密密麻麻的行人,李访说道:“我也是从外地来重庆工作的,我能体会人们回家的心情。”李访老家在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距重庆主城接近1000公里路程。每次从重庆回老家,李访都是选择乘坐火车,不过中途需要下车换乘,全程超过8个小时。李访深知回家路上等待的滋味,他说他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就能让人们回家的路畅通无阻。
31岁的李访,来重庆轨道集团工作已经10年了。2011年,从湖北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的他,通过校招来到重庆轨道集团,成了一名车场调度员。他跟许多年轻人一样,离开家乡只身来到陌生的城市追逐梦想,那时的他决心要在重庆扎下根来。2015年,业务知识扎实的李访通过内部招聘来到大竹林控制中心,从事行车调度工作。2017年底,业务精湛、做事严谨的他顺利通过晋升成了一名线路值班主任。
在重庆的这10年,李访在工作上从一个新手“菜鸟”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线路值班主任,在生活中也收获了爱情和家庭。2014年,李访在工作中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的李访还是3号线童家院子车场调度员,而李访现在的妻子正是车辆厂家的工作人员,她经常到车场调度室办理施工作业令,对性格沉稳、工作细心的李访印象格外深刻,两人相遇相知走到了一起。2016年他们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现在已经有一个5岁的儿子。除了他们夫妻和儿子,岳父、岳母也和他们住在一起帮忙照看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对于李访来说,生活了10年的重庆早已是他心中的第二个故乡,然而他仍然时常牵挂着老家的父母。其实来重庆的10年时间,由于工作职责所在,李访也就2012年和2018年两次回了老家过年。线路值班主任和调度员一样,都是24小时轮岗值守,逢节假日大概率会轮到值班。去年春节,李访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倡导,再次留在重庆过年。而这两年,李访还没有回家探过亲。李访说:“其实我也想回家看看,但是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作为值班主任,肯定要带头遵守防疫措施,没急事就尽量不出重庆。”
疫情防控的成果是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这点李访感受深刻。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李访的父亲和哥哥一家正在湖北武汉,当时那里正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很快李访父亲所在的小区就被封锁了,不能随便出入。起初李访很担心父亲和哥家里的生活,后来得知每天都有志愿者将生活物资、瓜果蔬菜送到小区门口,李访才安下心来。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一批一批医务人员逆行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支援,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武汉最终战胜疫情解除封锁,李访深受感动:“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点什么。”而李访所做的,就是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将运营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作好。
想父母了,李访经常喜欢通过微信和电话跟父母聊天。在这两年中,李访将家里的生活安排好,不让远方发父母担心。如今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从两年前努力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小朋友,变成了在讲台上能说会道的“故事小精灵”,说起这李访很是欣慰。今年大年初一到初五正好轮到李访上班,他打算在工作岗位上与同事一起过年,等后面疫情好转,请年假回老家看看。
文字:陈炜
校对:苏阳
编辑:易姿颖
审核:胡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