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凯发网

您的位置:

运营15周年丨牛角沱车站,有一群愿做螺丝钉的人

时间:2020-06-18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和3号线,在一座叫做牛角沱的车站交汇。这里濒临嘉陵江,景美、人多。在这座重庆轨道交通“元老级”车站里,有一群愿做螺丝钉的人,前赴后继,乐享人生。究竟是牛角沱车站的魅力,还是这群人的坚守?

让我们听一听这群人的故事。

 

袁理:被一声声“哇”震住了

200482日,作为第一批赴上海地铁培训学员,刚满20岁的袁理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家乡轨道交通运营工作,经过了3个月的岗前培训,公司任命他为牛角沱车站值班站长。到牛角沱车站报到的第一天,袁理激动得失眠,6点就起床,提前2个小时到岗。作为牛角沱车站首任值班站长,他内心很自豪。毕竟,当时轨道交通对于习惯于爬坡的重庆人来说,完全是一个新生事物。牛角沱车站又属于临江高架车站,每天都有市民拿着相机到车站拍照,甚至于他着制服出去吃饭,还有市民前来合影。

 

谈到印象最深的事情,袁理回想起牛角沱车站开通试运营第一天的情景。第一批乘客奋力进站、购票、检票、上车,乘客们在站台候车,所有目光都望向列车进站方向,当第一列列车驶来,整个站台爆发出“哇”的赞叹声。那个场面令人难忘,那个时刻,他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得。对重庆轨道人来说,那是历史性的日子。

值班站长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忍耐力,在工作中受点儿委屈没什么,重要的是彼此理解。曾经有一名乘客排队购票,由于人数较多,不停抱怨。袁理见状上前安慰,却遭遇劈头盖脸一顿怒骂。虽然心里很难过,但袁理知道乘客也生气,仍然笑脸以对。乘客发泄完毕之后,也觉得不对劲儿,还向袁理道歉。

2011年,袁理离任牛角沱车站值班站长。得知消息,他非常不舍,想到刚到任时车站还处于装饰工程的收尾阶段,运营专业提前介入、接管车站,从一间办公室都没有,到制订客流组织方案和演练,制订车站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接收、摆放各种物资,设置导向标识,员工培训和演练等。为了车站的开通运营,袁理和同事们付出太多心血和汗水。

袁理生活照

离开牛角沱车站值班站长岗位8年的袁理,对车站现任和以后到任的值班站长,也要带个话:2号线是重庆轨道交通蓬勃发展的开端,是无数重庆轨道人付出巨大心血的见证,更是全国“网红”线路,无数双眼睛都在关注,希望你们牢记岗位职责,维护团队荣誉,践行为民宗旨,继续发挥重庆轨道人的“螺丝钉”精神,为每一位乘客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展现重庆轨道人的风采。

 

李青:所有付出,无怨无悔

2011525日,李青来到牛角沱车站,开始了作为值班站长的第一天工作。谈及心情,李青是既紧张又期待,紧张的是不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能不能和大家好好相处,同事们是怎么样的,工作如何开展;期待的是能尽快融入新角色,啃下硬骨头,在新岗位发挥作用,让同事认可,让领导满意。

在牛角沱车站工作才两周,李青就遇到了她至今难忘的事情。时值儿童节,去往动物园站的乘客特别多,几乎每一位乘客都带着小朋友。在对车站区域日常巡查时,李青发现一名4岁小朋友与家人走散,独自在站台哭泣。一方面,她陪着小女孩,安慰情绪;另一方面通过区间电话,询问是否有遗失小孩的家长。经过不懈努力,车站终于与小女孩的家人取得联系。小女孩父母来接孩子,临走时,他们紧握着李青的双手,连声说着感谢,刹那间眼里泛起泪光。李青连连说这是轨道员工的职责所在,并送他们离开车站。看着他们的背影,李青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她深刻体会到,轨道人为乘客做的每一件小事,每一次付出都是值得的,自己无怨无悔。

身处服务行业,受委屈是家常便饭。李青怀孕五个月时,孕吐比较厉害。有一天下午,她刚接岗不久,就发现一位阿姨带着两只活鸡要进站,工作人员拦了下来,但阿姨不依不饶,非要进站。就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李青赶到现场,耐心地解释相关规定。阿姨见她是个孕妇,骂骂咧咧几句就离开了。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是每一位轨道人的使命。给每一位乘客提供方便、舒适、快捷的优质乘车服务,是轨道人的本职和初心。

李青生活照

李青在牛角沱站担任值班站长直到2017年。在职期间,她和大家相处融洽,离开时也充满不舍。然而,车站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分离的情况,不管走到哪里,大家总是能够很快融入新环境。在她看来,每一个岗位都在给乘客提供优质服务,这一初心,永不改变。

随着重庆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线网规模不断扩大。牛角沱车站作为重要换乘枢纽,客流量势必越来越大,乘客的脚步也会越来越快。身为轨道人,服务必须跟上,以创新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自始至终为每一位乘客提供优质服务,为轨道交通事业撸起袖子加油干。对接任者,李青毫不迟疑地寄语道:值班站长应牢记岗位责任,维护团队荣誉,践行为民宗旨,勇做轨道“螺丝钉”。

 

周晓乐:做螺丝钉,不留遗憾

当周晓乐回忆作为一名值班站长来到牛角沱车站报到时,也坦言压力不小。2017816日,是正式上岗的第一天,她提前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车站。换好衣服,完成交接班,开完班前会,班组员工各自交岗后,她站在站厅那一刻,责任和压力一下涌了上来。她突然觉得,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因为值班站长肩负当班期间整个车站的所有事务。

此后,周晓乐就一直在牛角沱车站工作。作为2号线和3号线的换乘站,牛角沱车站换乘客流大,对运营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班站长的工作琐碎而重要,周晓乐已经记不得帮助过多少乘客,收获过多少真挚的微笑和感动的泪水了。但让她也有记忆犹新的故事,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那天8点左右,一位老人在车站突发疾病,由于得到她们及时救助,这位老人免于中风。当时老人毫无意识,周晓乐辗转联系到老人所在小区的物管,才和他的家人取得联系。老人出院后,他的家人特意送来锦旗,表达最真挚的感谢。这样的故事在轨道人身边有许多,在周晓乐她们看来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今年疫情爆发后,可谓紧张和有序共存。佩戴口罩、检测体温、分散候车等一系列措施,让她们受到不少委屈,甚至辱骂。疫情面前,周晓乐和她的同事们不曾退缩,勇于担当。她们始终坚守平凡岗位,默默付出。特别是疫情发生后,许多乘客随身携带含酒精洗手液,乙醇制品是乘坐轨道交通的违禁品之一,因此常会遭遇乘客的不理解。作为值班站长,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周晓乐都耐心给乘客解释,并安抚和开导受了委屈的班组员工。

周晓乐生活照

在牛角沱车站,周晓乐收获了太多汗水、欢乐、眼泪。在这里,她从年轻少女变成了妻子、母亲。只要在车站和岗位一天,她就会继续发光、发热,勇做轨道“螺丝钉”,不给自己留遗憾。

谈及车站管理,她说,主要是把握好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个目的。只要明白这几点,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现在轨道交通是重庆的一张名片,轨道交通的服务质量就是重庆窗口形象的体现。只有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才能牢记岗位责任,维护团队荣誉,践行为民宗旨,勇做轨道“螺丝钉”。

轨道人的“螺丝钉”精神,在牛角沱车站的值班站长中传承。正是这一群人,用螺丝钉精神,诠释着重庆轨道人内心最深处的柔软与坚硬。柔软,是对乘客、对服务品质的热忱与温情;坚硬,是对服务初心和为民宗旨的坚守与遵循。

轨道向前,牛角沱车站的站长们,故事如初。

 

编辑:樊润

校对:张李波

审核:胡潆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