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解“难题”破“难关”周瑜一直在路上

时间:2021-08-27

重庆轨道交通-凯发网

他叫周瑜2009加入轨道集团201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运营三公司通号维保部3号线通信afc车间副主任他曾获得2020年集团运营管理中心“优秀共产党员”2021集团“先进员工”“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曾经的周瑜是一位afc维修工,更是一位刚刚步入职场的80后“小青年”。他自进轨道集团以后就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并给自己提出 当维修工,要做就一定做到最好”的要求,在一线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受别人不愿受的累始终坚信只有技能熟练,才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周瑜热衷于钻研学习新技术,熟练掌握各类设备和模块的工作原理,以便于遇到紧急故障时,能迅速、有效的进行处理,在一步步稳扎稳打中,他不断鞭策着自己成长。

周瑜(左一)正在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周瑜从一名维修工成长为工班长,在8年的任职过程中参与2号线适应性改造、6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筹建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基层管理和项目建设工作经验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带领的班组成员个个都具备较强的战斗力突出的技能优势并在车间技能比赛中连续3届获得前三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周瑜勇于进取的工作精神和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的工作态度,让这个外表文静,内心强大的汉子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维修本领。在轨道集团的这12年,他始终立足自身岗位,多次出色地完成时间紧、任务重的技术改造任务。

“由于3号线设计建设较早,在运营线路中未涉及通信和afc专业网络管理系统,导致系统的设备状态需要依靠人工巡视和发生故障后才能报修处理,无法实现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故障,更无法实现网管系统和自动报警联动功能。即使和原系统设备厂家经过多次交流也无法达成技术共享。如何高效地发现通信、afc网络状态问题和设备故障,以及及时处理一直是运营中的难题。”周瑜说到。他对此进行了深入了解,并组织牵头技术骨干进行研讨,尝试了多种方法实验,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有困难怕什么,我们就是来吃苦、就是来攻坚克难的。”周瑜及其团队采取一种独有的方式直接绕过各系统自身软件,针对车间管辖的通信专业oa办公、视频监控、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现有的资源,进行专项研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带领团队自行开发了一套网管监控系统,对通信相关设备都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并实现全自动巡视和弹窗语音报警功能,不但提高故障发现和处置效率,还极大的减少了故障对运营的影响。此次技术改造节省维修成本金额超20万元/每年。

不仅如此,周瑜还善于“聚良才睿智”,他作为车间党支部书记,敢于创新,打破现状,将党建工作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将党员分散到各个班组,并鼓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将党建工作和安全生产两手抓,有效地将责任落实到班组每一位成员,各项生产指标得到有力地保障,在工班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周瑜不断通过技能比武挖掘工班中的技术能手,通过成立技术攻坚小组来着力解决急、难、险、重的生产任务和各种疑难杂症。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伙献策献智心拧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技术攻坚小组周瑜嘴边常常说起这句话号召小组成员把在日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都拿来展开研讨,研究所遇到的问题点、维修点、技术点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大家不同意见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攻坚小组在周瑜的带领下,相互取长补短,不断“晒”想法、好建议并在不同系统设备的技改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ma扇门固定结构件技术改造上共计节约了60多万元,该扇门不仅可以运用于3号线,还可广泛推广在1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10号线、环线;在自动售票机乘客招援按钮技改项目上,共计节省16.62万元;在afc专业车站服务器和闸机扩容项目上,节省厂家技术服务费近10万元。

周瑜从一名普通afc维修工,到工班长,再到车间副主任,这12年他将青春奉献给轨道交通事业,实现了自己年轻的梦想。在他的身上,展示了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新时期工匠精神和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有的风采。

文:周颖

校对:樊润

编辑:易姿颖

审核:胡潆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