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命名表彰了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重庆共有27名青年获此荣誉,其中就包括重庆轨道集团青年人才——电扶梯“医生”陈刚。
从事电梯行业9年、进入轨道集团工作4年的他是如何从一位电梯维修初级工变成电梯“专家”的呢?这些经验和荣誉,都离不开他每日对电梯的“望闻问切”。
酷暑中蹲守三天找出故障
“遇到电梯疑难问题,我们都会请工班长帮忙,他就是‘行走的电梯维修指南’”,谈到陈刚,运营二公司车站设备维保部电扶梯维修工们会这样描述。
作为电梯安装维修技师和电扶梯维修工班代理工班长的陈刚,早已成为同事们公认的电梯“专家”。无论电梯出现了什么样的“疑难杂症”,只要陈刚出马,总能“药到病除”。
2017年8月,地铁6号线大龙山站的一部扶梯频繁出现不定时停梯,维修人员来了几茬,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陈刚为了找出问题点,在酷暑中坚守了三天,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经过他仔细钻研,逐一排查,彻底解决了该扶梯的故障。“当时这部扶梯没有设置雨棚,大家都以为是扶梯进水造成了停梯的情况,但是经过我三天的排查发现,是因为一条线路碰到了扶手带造成线路磨损虚断导致的。其实找到了问题症结,解决起来就很简单了。”陈刚这样说到。
一次,在对茶园站的一部下行扶梯故障维修时遇到了难题,维修人员经过专业仪器检测,其频率、温度,安装尺寸要求等指标都正常,但当十多个人同时乘坐时就会出现停梯的情况。 当时陈刚正在休假,接到工班电话,他丝毫没有犹豫,立刻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详细的“望闻问切”后,发现了问题出在主机转速检测频率开关上。陈刚与同事们更换了扶梯主机转速检测频率开关,扶梯恢复正常运行。当陈刚擦去手上脸上的油污,已是夜里10点。
陈刚说:“在我看来,像我们这样的技术类工作,没有捷径,想要快速找到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只有靠平时多动手积累经验,绝对不能纸上谈兵,需要实实在在地坚守在现场,才能寻找到答案。”保证地铁电梯的正常运行以及乘梯乘客的安全,就是他们这群年轻人的责任和使命
多次参与技改起草电梯类制度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经常会升级,其实电梯也一样。”陈刚说到。在工作中,他刻苦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断学习掌握电梯专业前沿技术,成为所在公司电梯专业技术“带头人”,多次参与电梯的技改、大修工作和迎检工作。
重庆地形多山,为了方便了市民出行,轨道交通沿线设有大量电梯设备。在地铁10号线建设中,陈刚就因扎实的专业技能被甄选出来,作为地铁10号线电梯专业运营提前介入负责人。
他全程参与了10号线电梯专业的设计联络、图纸审查、厂验、施工督促、专家评审等环节,先后提出的二十余条优质意见建议被采纳,为电梯节能环保、安全运行、更好服务乘客做出了贡献。
陈刚在参与修编电扶梯维修人员上岗证题库时,翻阅查找了大量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结合重庆轨道交通电梯特点,经过3个多月努力,完成修编任务。作为主要起草人,他还起草了《重庆轨道交通电梯安全规程》《重庆轨道交通电梯维护规程》等制度,为实现重庆轨道交通特种设备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工作三年获得十几项荣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因为对电梯维修有着十足的热爱,加上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刻苦研究的劲儿,陈刚进入重庆轨道集团至今已获得十几项荣誉。
在2017年中国技能大赛——“鲁班杯”全国电梯安装修理工职业技能竞赛预赛中,他以96分的高分取得自动扶梯组预赛全国理论第一名、重庆预赛实操第一名,评委称赞其“操作流程如教科书”。赛上,他还一举囊括了自动扶梯修理项目个人一等奖、自动扶梯修理项目个人四级“电梯特工”荣誉称号、自动扶梯修理项目团体一等奖。
陈刚(右一)
此外,陈刚被授予“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并多次获得轨道集团优秀员工称号。
如今,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技术不断应用于轨道交通各个领域。如何保证电梯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链”,综合素质“不掉线”?翻开陈刚的微信朋友圈,我们便能找到答案。
他的朋友圈,除了一些零碎的生活日常,80%的内容都在分享电梯的专业知识、事故案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这份对专业和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让人肃然起敬。这一份源自内心的执着就是他成为一名电梯岗位能手的潜在动力。
“我的工作越到节假日就越忙,但一有休息时间,我就会和5岁的儿子互动。”陈刚说,自己的动手能力也在影响着儿子,除了经常陪儿子玩乐高,他还会和儿子一起制作飞机、电视机、航天飞机等模型。通过手工教会儿子耐心和钻研。
作为一名电梯维修人员,陈刚在生活中也时常犯起“职业病”。“我们小区的电梯出现问题,经常都是我最先发现,然后通知物业来维修。”他说,“在电梯行业久了,电梯运行出现异常,通过‘望’和‘闻’就能大概判断问题出现的地方。”
“成绩只说明过去,并不代表将来。”陈刚说,在电梯维修工作岗位上,他将继续尽心尽职、刻苦勤奋,做好青年模范带头作用,展现轨道风采,实现青年作为。
来源:轨道集团团委
编辑:易姿颖
校对:张李波
审核:胡潆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