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梦,才能看到远方;心中有路,才能走得踏实。我喜欢沿着轨道飞驰的列车,它的目的地虽在远方,但清晰而明确,坚定前行,总能到达!”谈起列车,重庆轨道交通线网管控中心两路口控制中心总调度长潘进忠总是嘴角上扬,目光柔和坚定。
他表示,自己从小就热爱列车,投身轨道交通事业,做列车安全前行的“守护者”不只是职业的选择,更是自己的梦想与期待。
决定了,就不后悔
列车司机、行车调度员、值班主任、总调度长......学电力机车专业的潘进忠,2009年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便正式开启了追梦之路。13年来,他一直脚踏实地、坚定前行。“没有理想的人,就如一张白纸;寻找理想的人,就如一道彩虹。”记满工作日志的笔记本凯发网首页,潘进忠写过这样一句话。
近三年的列车司机经历,通过运营一线反复的培训、学习,演练、实操,潘进忠快速地提升着业务技能,也磨砺了坚毅的品格,为他的筑梦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重庆轨道集团担任6号线行车调度员后,潘进忠负责正线行车组织、突发事件处置以及夜间施工作业管理等工作。工作中,他依然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时刻刻以自己的行动影响感染身边同事。6号线开通试运营初期,各类系统设备尚在磨合,各种情况时有发生。为及时有效处理突发情况,潘进忠一天白班下来,有时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遇到紧急事件,午饭变晚饭,白班连夜班更是常有的事。“忙碌,既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前进的需要。”自2011年进入重庆轨道集团以来,潘进忠从未申请过探亲假,甚至连婚假都没有休。他常说:“没有松柏恒,难得雪中青,我的青春,我无悔”!
硬核担当,扛起责任
“安全无小事,责任似泰山。轨道交通作为民生工程,它的安全运营关系着千家万户,特别是行车调度工作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控制中心作为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的“大脑”,在运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潘进忠作为控制中心的一员,深知自己岗位责任重大,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2013年4月20日8:30,正在当班的潘进忠突然感到调度大厅一阵晃动,意识到可能是地震。他保持着冷静,一方面指挥资讯助理联系重庆气象局、地震局获取晃动真实原因,并将情况汇报领导;另一方面立即指挥行车调度联系全线各站,通告全线列车司机控制车速,加强瞭望,做好乘客广播,暂停线网所有列车,通知轮乘室、全线各车站,各分公司生产调度加强对现场的巡查力度。同时告知电力调度、环控调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监控全线供电系统设备,停止全线环控设备。当得知是雅安芦山地震,重庆仅受到波击后,他果断通知行调、电调、环调各自确认所辖区域设备正常,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全线网的正常运营。
“保障乘客生命安全是我的责任,更是我梦想的基石,再危急都要冷静,再大压力都要顶住。”潘进忠总是这样提醒自己。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潘进忠都以扎实的业务功底顺利处理每一次突发情况,确保了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列车稳定运行。
不断提升,永不止步
“学习使我快乐、充实,每一点新知识的积累,就让我感觉又离实现梦想更近了。”这些年,潘进忠经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他很快成长为轨道交通行车专业的技术骨干并通过公开竞聘成为总调度长。
为了更好地带领班组积极、有效地开展安全运营工作,潘进忠从增强安全意识,牢固安全观念出发,积极创新,加大调度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力度,认真组织每周开展一次安全学习活动、每轮班进行一次桌面推演。他还参与修订和完善《重庆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行车组织规则》等,并积极出谋划策,两次参与了1、2、3、6号线《预案流程图》《线路信息图》的修编工作,明确了调度员的工作规范,为新线运营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证。
匠心传承,坚守初心
“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一个集体常常比个人更有智慧、更有力。”潘进忠是一名基层管理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非常注重团队的思想文化建设,带领调度班组更加团结、融洽、活跃。
潘进忠每月都会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党内重要文件以及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精神,了解党的发展动态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并讨论交流,以增强员工们的政治意识,提高思想觉悟。针对线网管控中心员工普遍比较年轻、从业时间较短的特点,适时加强培训,以工作岗位为培训基地,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他利用夜班时间进行各类预案的桌面推演,提高大家的应急处置能力。潘进忠所在的班组一直以来都坚持“师带徒”的传、帮、带文化。在他的率先垂范下,每位师傅都将本人积累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手把手地教给徒弟,做好传承。如今,潘进忠所带过的6个徒弟,均已成为重庆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技术骨干。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日复一日单调、平凡且重要的工作中,调度班组在潘进忠的带领下,坚持着一个信念:把简单的工作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逐梦的路上不孤单,因为我们一群人在努力!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作为,但我们坚持着,总能更靠近梦想。”像潘进忠一样青春追梦人,正是凭着爱岗、敬业、奉献,以及不屈的工匠精神,将口中频繁单调的“停电、送电、出段、入段、开启、关闭”等口令唱成了“平安、畅通、和谐、共进”的悦耳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