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凯发网

您的位置:

致敬劳动者丨 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黄德勇 甘做发扬工匠精神的“轨道螺丝钉”

时间:2021-05-01

“五一”劳动节,在这个难得的假日里,重庆轨道集团大修公司研发工班工班长黄德勇,依旧坚守在岗位,进行轨道单轨车辆综合实验台调试。他是一直奋斗在单轨交通检修一线的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黄德勇“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负责人刚刚荣获了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厚积薄发 “金子”放光

在重庆轨道集团里提起黄德勇这个名字,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并亲切的称他为“黄师傅”。

    2007年,黄德勇加入重庆轨道集团,成为了一名平凡而光荣的车辆维修工。他为人憨厚,有些腼腆,平时话不多,喜欢翻阅图纸资料学习车辆技术。渐渐地,他对电气自动化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人午休时,他在自学电气原理知识;别人下班了,他还在钻研单轨车辆技术。天道酬勤,积累了大量解决单轨车辆电气故障的经验。

    2009年,2号线单轨车辆空调变频器紧急故障的妥善处理,让这位长期默默坚守在一线的“黄师傅”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当时,重庆单轨车辆空调变频器故障率直线上升,造成乘客投诉率、列车下线率不断增加,若整体更换列车空调变频器不但费时费力,并且短期内无法保证故障率的降低,维修成本也会大幅增加。黄德勇他日夜加班分析故障原因、研究解决方法,最终将故障根本问题锁定在一个元器件上,通过更换元器件,空调变频器故障得到了解决。黄德勇随后又亲自参与了当时全部单轨车辆该元器件(共320套)的更换作业,有效预防、排除了单轨车辆空调的群发故障,为集团节省了600多万元的维修费用。

    勇立潮头 争做先锋

黄德勇通过处理2号线单轨车辆空调变频器紧急故障的优异表现,获得了集团领导与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他没有自满,而是一如既往地热爱学习、勤奋务实、戒骄戒躁,投身于一线检修工作中。黄德勇平时严于律己,要求进步,他积极向组织靠拢,经过组织严格审核,在2013年他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黄德勇进行单司机改造试验

成为党员的第一天起,黄德勇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埋头苦干、钻研技术。由于单轨车辆最先是由日本引进,各方面技术日本人没有交底都有保留,存在一定的技术屏障。作为党员的黄德勇暗下决心,要尽快掌握单轨车辆检修技术,力争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他经常一头扎进技术研究的工作中废寝忘食,一干就是几个昼夜。功夫不负有心人,由黄德勇带头实施的单轨车司机室电加热器技改、2号线单司机制车辆技改、车载防恐摄像设备技改等项目相继取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单轨车辆技改创新实现了零的突破,成功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封锁和壁垒。因此,黄德勇先后获得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重庆市交通建设系统金牌工人”“全国技术能手”“重庆市技能大师”“重庆五一劳动奖章”巴渝大工匠重庆英才·技术技能领军人才”“城轨系统工匠精神模范”“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领域专家”等荣誉

面对荣誉,黄德勇没有自满,而是再接再厉,他带领技术团队继续在单轨车辆制动系统、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监控系统国产化等工作中取得了突破。2015年9月,经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社局联合授牌,以黄德勇同志命名,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单轨车辆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黄德勇首席技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黄德勇上台接受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联合授牌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黄德勇逐步成长为单轨车辆技改创新的带头人。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断钻研技术、攻克难点,解决、排除了数起列车牵引、制动等重大电气故障,为单轨车辆正线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k8凯发官网的技术支持。

2016年8月,3号线380编组列车因列车蓄电池欠压保护功能和报警功能无法实现的设计缺陷,导致被迫退出正线运营。对此,黄德勇迅速组织工作室团队紧急召开分析会议,会后第一时间赶到车辆检修现场查找具体故障原因。为了这次攻关,整整72个小时他几乎没有合眼,最终制定出技改方案,使单轨车辆在单车蓄电池组欠压时,可及时施行欠压保护功能和报警功能,并在欠压情况下,持续发出欠压信号以提醒司机及维修人员,且保证了其他蓄电池组正常工作。经过多次现场验证,这一技改项目同时适用于重庆单轨车辆的4种车型,可有效避免因蓄电池欠压不能及时发现而引起的车辆故障,为车辆正线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保障。像这样的技术攻关,对黄德勇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黄德勇团队对车辆技术难点分析研讨

    

 

培桃育李 薪火相传

    在人才培养方面,黄德勇带领他的工作室团队紧跟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树立起“推广先进技术经验,打造一流人才队伍”的理念。

在与检修一线优秀员工的结对子活动中,黄德勇一连收了几个徒弟。黄德勇对徒弟们是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平时的业务技术研讨学习中,黄德勇的徒弟总是“啃”最硬最难的那块“骨头”。他不辞辛苦、不怕劳累,一次次地把他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和技术精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的一位又一位爱徒,他的无私奉献让他的徒弟们对他更加尊重和敬仰。据黄德勇的徒弟杨岱介绍:“师傅是个严谨细心的人,有次审查图纸的时候,师傅让我把所有元器件标注清楚,包括重复出现的也要标注。我当时不太理解,可后来当图纸与设备对比的时候才发现,设备上有两个很微小的元器件并没有在图纸上体现出来,随后我通知了厂家进行了整改。从那时起,我也明白了师傅的一片苦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黄德勇的另一位徒弟程科,在“2017年重庆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轨道交通运营)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单轨电动列车电气维修专业的冠军,由此还获得了“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黄德勇认真授课,对徒弟毫无保留

    黄德勇——这颗发扬工匠精神的“轨道螺丝钉”,在重庆轨道事业蓬勃发展中,他锐意进取,创新实践,不断填补单轨车辆技术上的空白。他用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匠人精神”默默成就着山城的“坦途梦”,勇立潮头争做时代先锋,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奋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