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交通-凯发网

您的位置:

闻“汛”而动 他们是轨道交通守江人

时间:2020-08-21

近日,重庆迎来1981年以来最大一次洪水过境,长江刷新最高水位记录,沿江部分路段被淹,地面车辆已无法通行。然而,在汛情严重的单轨2号线牛角沱至临江门区段,虽然一些轨道墩柱被水淹没,但平日里以“上天入地”著称的单轨列车化身“水路”列车一如既往行驶在轨道梁上,仿佛在茫茫水面上乘风破浪,引发高度关注。

滔滔江水中,轨道交通能够安全平稳运行,不仅缘于轨道墩柱、桥梁和一些关键设备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防汛功能,更依靠千千万万的轨道人坚守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携手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洪峰过境时,桥梁可能会受到顺流而下的大型漂流物或失控船只的威胁。为保障轨道桥梁安全,轨道集团快速响应、立即行动,安排桥隧专业人员在蔡家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等轨道重点桥梁旁建立观测点,24小时值班值守,实时监测水位情况;应急抢险队伍随时处于迎战状态,保持全天候通讯畅通。同时,加强与市水利局、长江寸滩航道段、嘉陵江北碚航道段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及时掌握水文信息。运营四公司桥梁工班工班长王先茂,就是奋战在防汛的最前线的一员。

820日中午,长江5号洪峰正在过境。驻守在东水门大桥南桥头观测点的王先茂,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滚滚江面。每天,王先茂要全面检查工班的手电筒、对讲机、望远镜、安全带等应急工具使用情况,安排好工班成员各司其职,然后在观测点对水位进行实时观测,如遇异常水位或其他紧急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应急处置,一刻也不能马虎。

头顶有炎炎烈日,身边有蚊虫飞舞,王先茂后背衣服被汗水浸透,胳膊上也被蚊子咬出好几个大包。作为一名退伍老兵,也作为身负防汛重任的轨道螺丝钉,他丝毫没有退缩。“中午13时,东水门大桥实时水位191.4米,未发现大型漂浮物及失控船只,无其他异常情况。”看到汛情可控,王先茂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匆匆忙忙啃起了早上从工班带过来的面包。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在这场防汛抗洪攻坚战中,像王先茂一样的轨道交通一线员工和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不论是线路卫士,还是桥隧哨兵,他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心用情守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文字:刘畅

编辑:易姿颖

审核:胡潆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