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开始,长江流域已经进入汛期。
进入汛期,就意味着天气多变,重庆各地将进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以及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频发期。为筑牢轨道交通安全线,重庆轨道集团未雨绸缪,积极防汛备汛,打出了“组合拳”,从运营车站、建设工地、周边环境等地方全方位入手,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以应对汛期给轨道交通运营、建设、经营带来的各种挑战。
提前部署排查 尽早消除安全隐患
每年汛期来临之前,重庆轨道集团会在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经营区域启动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
今年从5月起,重庆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经营各个板块深入开展汛期树木侵限、滑坡、低洼地带积水等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并加大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隧道洞口、浅埋车站和跨江涉水段等保护区域、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以及加大对施工项目现场防排水措施和应急物资准备的检查频次,及时排除积水漫灌进轨道交通区域的隐患。
截至目前,重庆轨道集团进行了1445人次的防汛专项排查,累计辨识防汛风险点60处,对辨识出的风险点深入进行了分析研判,制定了防范管控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督促整改。同时,轨道交通车站根据地理位置划分车站防汛等级,并在区间、隧道内的防汛风险点张贴了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巡查人员对防汛风险点进行重点巡查,确保运营安全。
2号线佛图关附近边坡排水沟巡查
车站张贴防汛等级标识
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预案 提高应急能力
重庆轨道集团不仅紧抓专项检查不放松,同时还积极开展防汛知识相关培训以及相关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保证车站安全运营,各个运营公司严格按照排查手册,进行防汛隐患日排查,提前做好安全风险研判和筹划部署,做到“早布置、早检查、早发现、早落实”。
截至目前,重庆轨道集团各运营公司组织开展了边坡防汛处置演练,暴雨天气车站、轨行区积水处置演练以及大风天气应急处置演练680余次,同时还结合专项应急预案修订内容及汛期风险点位全面排查识别情况,制定、修编了现场处置方案252部,确保了汛期安全风险可控,应急预案准备到位。
加强物资储备 确保安全度汛
目前,轨道交通车站都配有防洪膨胀带、防洪膜、插销式挡水板、铁簸箕、方形沙铲、抢修灯、防滑垫、沙袋、雨衣、雨靴等基础防汛物资,同时还在积极探索车站防汛新举措,如在1号线沙坪坝站、5号线石桥铺站等重点防汛站点安装了水动力全自动防汛挡板,提升了其防汛应对能力。
车站设置防汛挡板
车站设置防洪闸
车站防汛物资
汛情就是命令
防汛就是责任
重庆轨道集团将
继续绷紧“防汛弦”
筑牢“防汛墙”
竭尽全力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温馨提示
防汛工作做在前,筑牢乘客“安全线”。为保证乘客安全出行,在此也提醒大家,如果在乘坐轨道交通时,遇到洪水等突发情况,请做好以下几点:
1.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并明确自身所处位置。
2.及时报警,或按动列车车厢内的紧急报警按钮。
3.保护好自己,按照轨道交通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疏散,安全逃生。逃生过程中要保持镇定,不要相互拥挤和推搡,并让老、弱、妇、幼乘客优先疏散至安全地方。
4.如遇停电,可按照应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进行有序疏散。疏散过程中,注意避免漂浮物冲击受伤。一旦疏散通道被洪水阻断,应前往安全区域等待救援人员救援。
文字:易姿颖
图片:控保办 运管中心
编辑:马越
校对:张李波
责编:苏阳
终审:胡潆兮